“十三五”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34.52万亿 稳居全国第一
专家指出,今年前7个月,我国吸收外资成绩斐然,不仅总量实现了高速增长,而且结构得到了优化。
轻工业关乎人们的衣食住行,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重要民生产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在近日举行的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
在疫情下,我国轻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实属不易。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推动5G和千兆光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在家电家居等领域挖掘一批典型应用场景,释放双千兆网络潜力。张崇和说,要进一步发挥骨干企业在标准化委员会中的积极作用,研制一批高水平标准,通过先进标准引领轻工业实现品质发展。何亚琼表示,还要进一步强化全链条服务保障。针对造纸、家用电器、日用化学品等行业的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和发布一批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
稳链保畅多举措加力稳工业产业链供应链是工业经济的命脉。上半年,助企纾困政策加快落地,中小企业享受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近1.8万亿元,支持企业恢复元气。不同应用产品上链时无需重复申请隔离装置、无需重复开发外网上链服务,直接调用交换服务即可上链,减少了应用系统用链成本
在能源交易方面,搭建电力市场交易平台、SaaS服务云平台、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系统等应用,为市场化主体提供技术支持。大会邀请了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政府部门,两大电网公司及各网省电力公司,各省市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其他电力行业及相关企业的专家、学者等代表参会。远光软件作为协办单位之一,在会上分享了公司智慧能源服务体系及创新实践案例,与各位嘉宾代表共同探索双碳背景下智慧能源发展之道。大会发布了《2022综合能源服务优秀项目案例集》并举行颁奖典礼,远光软件凭借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的创新成果,荣获2022年度北极星杯综合能源服务优秀案例企业和综合能源服务平台优秀服务商两项荣誉称号。
基于数字化技术进行能源的高效管理和能源供需的精准匹配,优化能源管理,提升能源生产、运输和使用效率,将有助于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远光软件的低碳服务以碳资产为核心,面向发电集团、电网公司、工业园区等提供能源规划、能源运行、能源运维、能效优化、能源交易、低碳服务等服务,构建碳资产统一化管理、支撑低碳战略决策、创新低碳服务模式。
在智慧能源创新实践方面,董中凯表示,远光软件早在2013年就启动了国内外低碳业务探索研究,2019年率先在发电集团完成碳资产平台建设,目前已在多家集团企业推广应用。在虚拟电厂方面,帮助售电公司、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运营商挖掘新的价值空间。他表示,智慧能源是以物联网、AI、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在能源产业深度应用的产物。此外,在可再生能源方面,远光软件和电网公司携手开展分布式能源业务研究和信息化建设,通过分布式能源辅助规划系统,提升光伏开发效率。
远光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横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中凯出席会议并发表《双碳目标下智慧能源创新实践》主题演讲,分享双碳背景下智慧能源服务体系及创新实践案例。在源网荷储方面,面向配电网,通过源网荷储的协同优化提升分布式能源消纳能力。7月28日,由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指导,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2022第四届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长沙召开。在近零碳园区建设方面,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为园区提供碳数据管理、碳画像、碳达峰碳中和路径分析等碳数据服务,助力园区低碳化、智能化转型。
大会以共建零碳生态&共享绿色能源为主题,解读行业发展现状、分享综合能源服务成功案例经验、交流研讨优秀技术方案,为企业沟通交流、开拓商机搭建平台,共同构建零碳能源服务生态圈,引领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30多年来,远光软件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深耕电力能源行业,基于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远光软件重点面向低碳服务、可再生能源、电网源网荷储、能源交易和综合能源等能源低碳服务场景,为能源行业的规划、建设、运营和交易等各环节提供智慧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构建绿色低碳的智慧能源服务体系。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发表致辞,他表示,在双碳目标的推进下,综合能源服务的市场潜力将进一步激发,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在欣喜于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前景广阔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承担双碳新的历史使命,综合能源服务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既需要多方面创新,还需在安全性、经济性、政策支持、引领模式等方面探索
王春英表示,展望未来,外部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但我国继续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内经济持续恢复,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保持稳定,截至7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31041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328亿美元,主要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影响。国家外汇管理局15日公布的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境内外汇供求延续基本平衡。此外,经常账户延续顺差,在维护我国外汇供求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介绍,7月份,受分红派息等季节性因素影响,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呈现小幅逆差,属于在平衡区间内的正常波动,8月上旬为上百亿美元顺差。其中,货物贸易表现出较强韧性,7月货物贸易涉外收支顺差421亿美元,体现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相对优势以及近年来转型升级成效。
王春英说,初步统计,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691亿美元,同比增长45%;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9%,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7月份经常账户仍延续合理规模顺差。同时,我国外汇市场韧性增强,有基础有条件继续保持平稳运行。
今年以来,经常账户相关涉外收支和结售汇顺差均处于近年来高位,是我国重要的外汇资金来源渠道。从结售汇率看,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结售汇意愿保持稳定。
7月份,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71%,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较6月份提升6.1个百分点;衡量售汇意愿的售汇率(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7%,较6月份提升1.8个百分点,总体稳定。当前涉外收支状况并未改变境内外汇供求总体格局,7月银行结汇和售汇规模基本相当,综合考虑其他供求因素,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
其中,银行结汇2203亿美元,售汇2212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入5143亿美元,对外付款5255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表现出较强韧性,7月货物贸易涉外收支顺差421亿美元,体现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相对优势以及近年来转型升级成效。国家外汇管理局15日公布的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境内外汇供求延续基本平衡。王春英说,初步统计,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691亿美元,同比增长45%;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9%,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7月份经常账户仍延续合理规模顺差。
此外,经常账户延续顺差,在维护我国外汇供求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我国外汇市场韧性增强,有基础有条件继续保持平稳运行。
今年以来,经常账户相关涉外收支和结售汇顺差均处于近年来高位,是我国重要的外汇资金来源渠道。从结售汇率看,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结售汇意愿保持稳定。
王春英表示,展望未来,外部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但我国继续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内经济持续恢复,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保持稳定,截至7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31041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328亿美元,主要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影响。
其中,银行结汇2203亿美元,售汇2212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入5143亿美元,对外付款5255亿美元。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介绍,7月份,受分红派息等季节性因素影响,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呈现小幅逆差,属于在平衡区间内的正常波动,8月上旬为上百亿美元顺差。当前涉外收支状况并未改变境内外汇供求总体格局,7月银行结汇和售汇规模基本相当,综合考虑其他供求因素,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7月份,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71%,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较6月份提升6.1个百分点;衡量售汇意愿的售汇率(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7%,较6月份提升1.8个百分点,总体稳定
总的来看,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失业率连续回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8月15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
服务消费继续恢复,餐饮收入降幅收窄。这两类合计拉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0.4个百分点。
尤其是青年人就业占比较高的第三产业恢复缓慢,制约了青年人就业。面对国际能源供给紧张,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国内能源保供持续加大,成效不断显现。